logo

当前位置:首页>热门 > 正文

155个创新工作室点燃学生“创新之火”-环球时快讯

155个创新工作室点燃学生“创新之火”-环球时快讯
2023-04-12 09:22:58 来源:中国教育报


(相关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孙军特约通讯员韩洪烁刘爱歌)“王老师,我们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这来之不易的荣誉,离不开您的耐心指导。”日前,山东科技大学智能空间信息工作室负责人王健副教授收到了一条短信。这条短信是该校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张振羽发的,在工作室支持下,张振羽在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走进山东科大校园,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余活动,从理工科的实验室到文科的小沙龙,处处都能感受到“教育+科技”的气息。近两年,在校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3700余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50余项。这份亮眼“成绩单”的取得得益于学校设置的155个创新工作室。学校选聘科研项目较多的教师主持工作室,吸引低年级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提升创新能力。

“小蕾,你真的做出在水上行走的机器人了?”日前,经管学院大三学生林菁蕾被舍友反复追问,作为一名学习财政专业的文科生,小蕾是如何研发出“水面自动清理机器人”的呢?

故事得从2022年底说起。打小就爱钻研的林菁蕾加入了自动化学院教师崔保春负责的创新工作室。一次在校园内人工湖边散步时,林菁蕾听到旁边的清洁工人叹息:“水面上的杂物太难清理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为此,她立即向导师请教。在崔保春的指导下,不到两个月,林菁蕾和同学研发出了“水面自动清理机器人”。

在山东科大,155个创新工作室都活跃着本科生的身影,在这里,有创新平台、有兴趣小组、有创新竞赛、有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等便利条件。一年多来,已有600多名学生进入科研教师的创新团队和科研项目。

为将有创新兴趣的学生“扶上马”再“送一程”,创新工作室推出了一系列保驾护航政策:对导师的遴选有一定标准,比如能为学生提供科研项目辅助及科学研究经费等;制定管理条例,鼓励骨干教师参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导师“一对一”联系学生,通过“导师带徒”机制,打造传帮带“一线课堂”。

如何破解难点,让学生研发的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进市场?近年来,该校依托校企合作企业和单位,组建一批大学生实验基地、科创基地、转化基地,把企业难题当课题,让科研成果变效果。“我们既要培育学生‘天马行空’的创新思维,更要引导他们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让创意变项目,让项目变成果,让成果变效益。”该校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杨彬说。

“学校持续出台政策,从人、财、物等方面全方位支持155个创新工作室建设运行,提供各类创新创业培训、孵化器资源,帮助学生将优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是创造性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山东科大校长曾庆田说。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12日第1版

标签: